節能減排的實施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可持續發展實現的要然選擇。根據中國的國情以及十二五環保要求,需對靜電除塵器的改造為布袋式除塵器,以滿足環保要求。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家對煙塵的排放標準也將越來越嚴格,對于煙塵的控制指標由50mg/m3下降至30mg/m3。這意味著原來火電廠的電除塵器很難滿足要求,需要改用布袋除塵器才能滿足要求。某廠裝機為2×440T/H循環流化床鍋爐,原來采用的靜電式除塵已經不能滿足環保部門的要求,現改為XLDM14920型布袋除塵。
布袋除塵器在循環流化床鍋爐的應用
一、布袋除塵工作原理
含塵氣體由導流管進入各單元灰斗,在灰斗導流系統的引導下,大顆粒粉塵分離后直接落入灰斗、其余粉塵隨氣流進入中箱體過濾區,過濾后的潔凈氣體透過濾袋經上箱體、排風管排出。隨著過濾工況的進行,當濾袋表面積塵達到一定量時,由清灰控制裝置(差壓或定時、手動控制)按設定程序打開電磁脈沖閥噴吹,抖落濾袋上的粉塵。落入灰斗中的粉塵借助氣力輸送系統送出。
1、進、出風管:
* 進、出風管及安裝
在灰斗中的進風分配系統、進風口手動調節閥將煙氣導入、導出除塵器的每個過濾室。
2、上箱體、中箱體:
上箱體、中箱體由花板分隔,上箱體是凈氣室;中箱體中安裝濾袋組件,箱體包括了噴吹系統、脈沖電磁閥、花板、濾袋組件、濾袋固定框。
* 噴吹系統:
系統包括儀表、氣源、空氣管路、分氣包、電磁脈沖閥、噴吹管等。每排濾袋上有一根噴吹管,通過電磁脈沖閥與分氣包相連。
噴入濾袋的壓縮空氣量由分氣包內的氣壓和脈沖電磁閥的開啟時間決定。系統的減壓閥指示和控制清灰氣壓,提供到分氣包的氣壓應該在0.2~0.4MPa間,壓力設置得越低,對濾袋的磨損越小,在保證清灰效果的前提下,應盡量將氣壓調至小。
噴吹持續的時間極短,以雙膜片閥來達到快速的反應時間:分氣包內的壓縮空氣壓迫觸發膜片和主膜片使電磁脈沖閥保持關閉狀態,在電磁閥的激勵下,在觸發膜片上產生壓差,膜片抬起,主膜片一側空氣泄出,主膜片在壓差作用下抬起,分氣包內壓縮空氣進入噴吹管,在噴吹管的引導下沖入濾袋。
在濾袋中快速下沖的壓縮氣流,形成了濾袋相對袋籠的突然徑向變形使濾袋外表面積聚的灰塵脫落。電磁脈沖閥在不激勵狀態時,空氣泄出處關閉,氣壓將膜片復位,電磁脈沖閥關閉。
* 花板:
花板用于支撐濾袋和分隔過濾室(含塵段)、凈氣室,并可作為濾袋檢查平臺。濾袋組件從花板孔裝入。
* 濾袋組件:
濾袋的材質已根據本除塵器的使用工況選定。袋籠用于支撐濾袋,袋籠頂部的沖壓短管用來保持脈沖氣流的有序性并在噴吹時保護濾袋。濾袋的裝入和取出均在上部凈氣室進行,無要進入除塵器過濾室。將噴吹管移開后即可通過花板孔裝卸濾袋組件。
3、灰斗:
由灰斗體、檢查門、氣化板、捅灰孔組成。
灰斗中設計了進風導流板和隔板,大限度地減少紊流和防止二次揚塵,安裝在灰斗中的進風分配系統有效地促進了濾袋底部含塵煙氣的均勻分布。
灰斗檢查門:用于對灰斗內部和濾袋底部的檢查。除塵器工作時,檢查門不得泄露。檢查門打開前,要有防護措施。(警告:高溫灰塵可能導致嚴重的燙傷和致命的傷害)。開啟灰斗檢查門前,請確認灰斗已清空或余灰已冷卻。灰斗檢查門打開時,不能站在檢查門正前方,當有高溫灰塵沖出時,人員應有安全逃離通道。
灰斗出灰法蘭:與手動插板閥等輸灰系統連接。
捅灰孔:用于卸灰困難和粉塵嚴重結塊時捅灰用。
灰斗料位儀:灰斗不得用于儲存灰塵,過量的灰塵將有可能被重新吸附到濾袋上,造成過大的壓力降及濾袋的過早損壞。隨時注意灰斗料位指示,防止過量積灰。
4、支腿:用于支撐除塵器本體、灰斗。
5、檢測、控制系統:
PLC控制系統允許全自動操作和個別操作(手動操作)。系統邏輯由可編程控制器提供。PLC主控制柜應安放在除塵控制室,遠程柜放在除塵器頂層平臺,控制柜有處理器、I/O模塊和通訊連接,畫面在PLC上位機上進行監控。
二、工藝流程
除塵器利用濾料捕獲煙氣中的塵粒。濾料捕獲塵粒的能力決定除塵器的除塵效率。因此,整個除塵器的工藝流程可以簡單描述為通過對經過除塵器的含塵氣流的阻力的控制,使濾料保持大的捕獲塵粒的能力,此控制即為周期性地對布袋清灰,防止氣流阻力過大。
氣流在進入除塵器后即由進風總管內的導流板引導分別進入各灰斗進風管,氣流流量由各過濾室的壓力自行控制,壓力低的過濾室氣流流量將較大。因此,一旦一個過濾室的壓差過大,更多的氣流(含有更多的塵粒)將被趕往其他過濾室,直到各過濾室壓差相似。在實際工況中,各過濾室的壓差基本相同,如果某一過濾室的壓差較高(高于設定值),該室將進入清灰程序;如果某一過濾室的壓差一直較高且清灰后無明顯下降,說明該室有濾袋被堵;如果某一過濾室的壓差一直較低(低于設定值),說明該室濾袋有可能出現破損。
在灰斗上部設有進風管,氣流由此進入過濾室,灰斗進風管中的氣流分配系統將氣流均勻地分布到過濾室的整個截面。
過濾室中由花板分隔成凈氣室(上箱體)和含塵室(中箱體)兩部分。濾袋安裝在花板上。含塵氣流在穿過濾袋進入凈氣室(此過程即為過濾過程或稱為除塵過程)時,濾袋外表面即留下一層灰層(布粉層)。與濾袋材質相比,灰層更為細密。事實上,小的塵粒是由灰層捕獲的,否則就能穿過濾袋。因此,新的濾袋在剛投入使用時,將有極細微的塵粒穿透濾袋逃逸,在煙囪口形成羽狀煙,當布粉層形成后,羽狀煙即消失。
為防止濾料的壓力降過大,周期性地對濾袋進行清灰。濾袋清灰并不是將濾袋上的灰層全部徹底清除,清灰后將殘余少量由極細微塵粒組成的布粉層,用于下一除塵過程中捕獲較小塵粒。清灰利用脈沖氣流實現,清灰過程是逐室、逐行進行的。煙氣通過濾袋,去處絕大部分塵粒后,通過出風管和引風機,后由煙囪排出。因此,對煙氣處理過程的操作及對煙氣處理設備――除塵器的維護考慮到對濾袋的適當保護。
三、布袋式除塵器有以下優點:
(1)除塵效率很高,一般都可以達到99%,可捕集粒徑大于0.3微米的細小粉塵顆粒,能滿足嚴格的環保要求。
(2)性能穩定。處理風量、氣體含塵量、溫度等工作條件的變化,對袋式除塵器的除塵效果影響不大。
(3)粉塵處理容易。袋式除塵器是一種干式凈化設備,不需用水,所以不存在污水處理或泥漿處理問題,收集的粉塵容易回收利用。
(4)使用靈活。處理風量可由每小時數百立方米到每小時數十萬立方米,可以作為直接設于室內、附近的小型機組,也可做成大型的除塵室。
(5)結構比較簡單,運行比較穩定,初始投資較少,維護方便。
四、結論
(1)袋式除塵器對捕捉細微塵粒更有效,因此除塵效率比電除塵器更高,排放煙塵濃度小30mg/m3,甚至可達10mg/m3左右,且袋式除塵器能更好地控制微量重金屬排入大氣。
(2)袋式除塵器不受煙氣含塵濃度、比電阻等性質的影響;鍋爐負荷的變化,煙氣量的波動對袋式除塵器的影響也很小。
(3)一般袋式除塵器采用分室結構,并在設計中留有裕量,使除塵器可以輪換檢修而不影響鍋爐的運行。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家對煙塵的排放標準也將越來越嚴格,對于煙塵的控制指標由50mg/m3下降至30mg/m3。這意味著原來火電廠的電除塵器很難滿足要求,需要改用布袋除塵器才能滿足要求。某廠裝機為2×440T/H循環流化床鍋爐,原來采用的靜電式除塵已經不能滿足環保部門的要求,現改為XLDM14920型布袋除塵。
布袋除塵器在循環流化床鍋爐的應用
一、布袋除塵工作原理
含塵氣體由導流管進入各單元灰斗,在灰斗導流系統的引導下,大顆粒粉塵分離后直接落入灰斗、其余粉塵隨氣流進入中箱體過濾區,過濾后的潔凈氣體透過濾袋經上箱體、排風管排出。隨著過濾工況的進行,當濾袋表面積塵達到一定量時,由清灰控制裝置(差壓或定時、手動控制)按設定程序打開電磁脈沖閥噴吹,抖落濾袋上的粉塵。落入灰斗中的粉塵借助氣力輸送系統送出。
1、進、出風管:
* 進、出風管及安裝
在灰斗中的進風分配系統、進風口手動調節閥將煙氣導入、導出除塵器的每個過濾室。
2、上箱體、中箱體:
上箱體、中箱體由花板分隔,上箱體是凈氣室;中箱體中安裝濾袋組件,箱體包括了噴吹系統、脈沖電磁閥、花板、濾袋組件、濾袋固定框。
* 噴吹系統:
系統包括儀表、氣源、空氣管路、分氣包、電磁脈沖閥、噴吹管等。每排濾袋上有一根噴吹管,通過電磁脈沖閥與分氣包相連。
噴入濾袋的壓縮空氣量由分氣包內的氣壓和脈沖電磁閥的開啟時間決定。系統的減壓閥指示和控制清灰氣壓,提供到分氣包的氣壓應該在0.2~0.4MPa間,壓力設置得越低,對濾袋的磨損越小,在保證清灰效果的前提下,應盡量將氣壓調至小。
噴吹持續的時間極短,以雙膜片閥來達到快速的反應時間:分氣包內的壓縮空氣壓迫觸發膜片和主膜片使電磁脈沖閥保持關閉狀態,在電磁閥的激勵下,在觸發膜片上產生壓差,膜片抬起,主膜片一側空氣泄出,主膜片在壓差作用下抬起,分氣包內壓縮空氣進入噴吹管,在噴吹管的引導下沖入濾袋。
在濾袋中快速下沖的壓縮氣流,形成了濾袋相對袋籠的突然徑向變形使濾袋外表面積聚的灰塵脫落。電磁脈沖閥在不激勵狀態時,空氣泄出處關閉,氣壓將膜片復位,電磁脈沖閥關閉。
* 花板:
花板用于支撐濾袋和分隔過濾室(含塵段)、凈氣室,并可作為濾袋檢查平臺。濾袋組件從花板孔裝入。
* 濾袋組件:
濾袋的材質已根據本除塵器的使用工況選定。袋籠用于支撐濾袋,袋籠頂部的沖壓短管用來保持脈沖氣流的有序性并在噴吹時保護濾袋。濾袋的裝入和取出均在上部凈氣室進行,無要進入除塵器過濾室。將噴吹管移開后即可通過花板孔裝卸濾袋組件。
3、灰斗:
由灰斗體、檢查門、氣化板、捅灰孔組成。
灰斗中設計了進風導流板和隔板,大限度地減少紊流和防止二次揚塵,安裝在灰斗中的進風分配系統有效地促進了濾袋底部含塵煙氣的均勻分布。
灰斗檢查門:用于對灰斗內部和濾袋底部的檢查。除塵器工作時,檢查門不得泄露。檢查門打開前,要有防護措施。(警告:高溫灰塵可能導致嚴重的燙傷和致命的傷害)。開啟灰斗檢查門前,請確認灰斗已清空或余灰已冷卻。灰斗檢查門打開時,不能站在檢查門正前方,當有高溫灰塵沖出時,人員應有安全逃離通道。
灰斗出灰法蘭:與手動插板閥等輸灰系統連接。
捅灰孔:用于卸灰困難和粉塵嚴重結塊時捅灰用。
灰斗料位儀:灰斗不得用于儲存灰塵,過量的灰塵將有可能被重新吸附到濾袋上,造成過大的壓力降及濾袋的過早損壞。隨時注意灰斗料位指示,防止過量積灰。
4、支腿:用于支撐除塵器本體、灰斗。
5、檢測、控制系統:
PLC控制系統允許全自動操作和個別操作(手動操作)。系統邏輯由可編程控制器提供。PLC主控制柜應安放在除塵控制室,遠程柜放在除塵器頂層平臺,控制柜有處理器、I/O模塊和通訊連接,畫面在PLC上位機上進行監控。
二、工藝流程
除塵器利用濾料捕獲煙氣中的塵粒。濾料捕獲塵粒的能力決定除塵器的除塵效率。因此,整個除塵器的工藝流程可以簡單描述為通過對經過除塵器的含塵氣流的阻力的控制,使濾料保持大的捕獲塵粒的能力,此控制即為周期性地對布袋清灰,防止氣流阻力過大。
氣流在進入除塵器后即由進風總管內的導流板引導分別進入各灰斗進風管,氣流流量由各過濾室的壓力自行控制,壓力低的過濾室氣流流量將較大。因此,一旦一個過濾室的壓差過大,更多的氣流(含有更多的塵粒)將被趕往其他過濾室,直到各過濾室壓差相似。在實際工況中,各過濾室的壓差基本相同,如果某一過濾室的壓差較高(高于設定值),該室將進入清灰程序;如果某一過濾室的壓差一直較高且清灰后無明顯下降,說明該室有濾袋被堵;如果某一過濾室的壓差一直較低(低于設定值),說明該室濾袋有可能出現破損。
在灰斗上部設有進風管,氣流由此進入過濾室,灰斗進風管中的氣流分配系統將氣流均勻地分布到過濾室的整個截面。
過濾室中由花板分隔成凈氣室(上箱體)和含塵室(中箱體)兩部分。濾袋安裝在花板上。含塵氣流在穿過濾袋進入凈氣室(此過程即為過濾過程或稱為除塵過程)時,濾袋外表面即留下一層灰層(布粉層)。與濾袋材質相比,灰層更為細密。事實上,小的塵粒是由灰層捕獲的,否則就能穿過濾袋。因此,新的濾袋在剛投入使用時,將有極細微的塵粒穿透濾袋逃逸,在煙囪口形成羽狀煙,當布粉層形成后,羽狀煙即消失。
為防止濾料的壓力降過大,周期性地對濾袋進行清灰。濾袋清灰并不是將濾袋上的灰層全部徹底清除,清灰后將殘余少量由極細微塵粒組成的布粉層,用于下一除塵過程中捕獲較小塵粒。清灰利用脈沖氣流實現,清灰過程是逐室、逐行進行的。煙氣通過濾袋,去處絕大部分塵粒后,通過出風管和引風機,后由煙囪排出。因此,對煙氣處理過程的操作及對煙氣處理設備――除塵器的維護考慮到對濾袋的適當保護。
三、布袋式除塵器有以下優點:
(1)除塵效率很高,一般都可以達到99%,可捕集粒徑大于0.3微米的細小粉塵顆粒,能滿足嚴格的環保要求。
(2)性能穩定。處理風量、氣體含塵量、溫度等工作條件的變化,對袋式除塵器的除塵效果影響不大。
(3)粉塵處理容易。袋式除塵器是一種干式凈化設備,不需用水,所以不存在污水處理或泥漿處理問題,收集的粉塵容易回收利用。
(4)使用靈活。處理風量可由每小時數百立方米到每小時數十萬立方米,可以作為直接設于室內、附近的小型機組,也可做成大型的除塵室。
(5)結構比較簡單,運行比較穩定,初始投資較少,維護方便。
四、結論
(1)袋式除塵器對捕捉細微塵粒更有效,因此除塵效率比電除塵器更高,排放煙塵濃度小30mg/m3,甚至可達10mg/m3左右,且袋式除塵器能更好地控制微量重金屬排入大氣。
(2)袋式除塵器不受煙氣含塵濃度、比電阻等性質的影響;鍋爐負荷的變化,煙氣量的波動對袋式除塵器的影響也很小。
(3)一般袋式除塵器采用分室結構,并在設計中留有裕量,使除塵器可以輪換檢修而不影響鍋爐的運行。
- 上一篇:冶標對鎂碳磚的理化指標及尺寸的要求
- 下一篇:高爐內襯基本結構形式和高爐內襯剖面圖
新聞推薦